第 30 章 企业内部的精益之道:内部创业者

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欧洲大陆,美国意识到它不能让德国人在航空工业,尤其是喷气式飞机技术上继续领先。美国军方要求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(当时称为洛克希德航空器制造公司)研发一种喷气式战斗机。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:一个月内,工程师团队就拿出了提案。在一个受到严密看守的“马戏团帐篷”1 里工作了不到六个月后,他们造出了第一架飞机。2

1 最初的场地是由工作人员自行搭建的,其屋顶是从马戏团租来的帐篷。——译者注

2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kunkworks_project

该项目组后来被称为“臭鼬工厂”,这个名字后来成为在大而慢的组织中,独立和高度自治的创新项目组的代名词。这样的组织通常免受其他部门要遵守的条条框框和预算监督的束缚,有着自己具体的目标:用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抵御大公司的惰性。谷歌和苹果这样的公司同样采取了这种做法,创建了自己的前沿研究“臭鼬工厂”,典型的例子是Google X Lab3

3 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11/11/14/technology/at-google-x-a-top-secret-lab-dreaming-up-the-future.html?_r=2

快速改变现状非常困难,如果你打算这么做的话,你需要有与所担负的责任匹配的权力。要是你试图从内部发起破坏式创新,那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从创业公司中拿来的很多经验都适用于大公司,但是你得略施调整才能在大公司中推行。